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设备材料市场分析 » 正文

安徽航运提质增效 发力氢动力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9
核心提示:5月7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对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

5月7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对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提案》提出会办意见,意见表示,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重点发力,成功突破船用氢燃料动力电池、甲醇动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动力系统在船舶应用中的技术革新,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成功打造全球首制40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国内首艘氢能源执法船、100客位电动游览船等标志性项目,形成覆盖货运、执法、客运等多场景的新能源船型。

详情如下:

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省交通运输厅:

现就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提案》,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推动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是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我厅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推动绿色智能船舶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编制印发《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围绕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维度提出12项重点任务,系统规划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涵盖发改、科技、工信等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跨领域协同推进的政策合力,为绿色智能船舶高质量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二是聚焦技术攻关,突破能力瓶颈。统筹整合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首台套重大装备等专项资金政策,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重点发力,成功突破船用氢燃料动力电池、甲醇动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实现清洁能源动力系统在船舶应用中的技术革新,显著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深化推广应用,打造示范引领标杆。以江淮运河为重点应用场景,系统推进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建设。成功打造全球首制400TEU纯电动集装箱船、国内首艘氢能源执法船、100客位电动游览船等标志性项目,形成覆盖货运、执法、客运等多场景的新能源船型。2025年第一季度,全省新能源船舶订单达94个,占全部订单总量的36%,较2024年全年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下一步,我厅将聚焦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全方位推进内河船舶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一是持续打造优质产品矩阵。加大对绿色智能船型设计研发的政策扶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船舶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打造具备独特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船型,为水运企业提供先进装备支持。

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培育一批深耕内河绿色智能船舶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集群,吸引船用动力电池、电机、充换电设备、能源加注站等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的新能源船舶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三是充分释放政策效能。贯彻落实《安徽省加快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与特色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按照职责分工,协力推动绿色智能船舶发展,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按计划有序推进。去年,省交通厅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绿色智能船舶优先靠泊、优先过闸、优先船检政策,希望能够以江淮运河为突破口,破除执行壁垒,推动优惠政策从“纸面”落到“地面”,更好的促进绿色智能船舶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江淮运河新能源船舶应用规模和水平,为推动江淮运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4月22日

 
 
[ 统计分析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统计分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