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采网 » 投资信保 » 正文

投资有力稳定内需 下半年仍有发力空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9
核心提示: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8570亿元,同比下降0.2%。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3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6.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持续回落,但继续对经济修复发挥拉动作用,同比增长3.8%已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表现亮眼。下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将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房地产投资降幅有望收窄。同时,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多举措激发和提振民间投资活力。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投资稳增长作用有所增强,成为内需的有力补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崔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过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投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之中。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8%、13.9%,成为制造业投资增长的亮点。

“上半年,投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继续对经济修复发挥拉动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财政支出和施工建设保持较快进度,助力基建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财政资金继续前置发力,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建筑业PMI持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3月达到近年来峰值65.6%。

与此同时,产业新动能驱动制造业投资增长。叶银丹指出,一方面,上半年原油、煤炭、钢铁等工业产品价格波动下行降低了原材料加工行业利润,企业投资意愿较弱。另一方面,电动车、锂电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密集类产品出口表现好于劳动密集类产品,出口需求结构性变化驱动制造业投资结构转换和提升。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将持续发力

业内分析表示,随着需求释放及各项政策落地,下半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仍将继续发挥稳增长作用,推动整体投资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崔成指出,下一步,要考虑短期与中期的平衡,在部分地区地方债问题突出,减税降费政策持续的大背景下,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力度并不现实,可考虑通过增发国家专项债等方式,适度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特别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对稳增长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对目前已进入持续调整期的房地产领域,应做好长远设计。”崔成认为,在做好保交楼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市场向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为主转变的特点,从需求端入手,优化住房市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公租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采取降低房贷利率等措施,逐步稳定市场需求和预期。在制造业投资领域,应继续加大转型升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对高新技术领域和战略性新兴技术领域的支持。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预计三季度基建投资还会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三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将明显加快,有可能要求9月末发完;与此同时,三季度准财政性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可能在支持基建投资方向上再度发力,而且不排除启用和创设其他政策工具的可能。这意味着三季度包括“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在内的基建投资增速会在去年同期基数显著抬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接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水平。同时,制造业投资增速将稳中有降,房地产投资还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多举措提振民间投资活力

民间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也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晴雨表”。上半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8570亿元,同比下降0.2%。民间投资持续低位引起关注。

如何提振民间投资活力?崔成表示,研究出台刺激需求的各项针对性政策,促进国内消费需求稳步复苏是重中之重。同时,还应加大《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重要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加快民间投资信心的恢复。还应引导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找准定位,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不断提升发展质量。

叶银丹指出,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活力,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可根据“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同时,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规范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在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

同时,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方面,需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对接会等方式,搭建有利于民间投资项目与金融机构沟通衔接的平台。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来说,要加强与政府各类信息平台深入合作,充分挖掘民营企业的税收、社保等数据,对民营企业信用情况精准画像,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各类产权特别是私有产权,打破制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推进更大力度的“放管服”改革,通过落实落细各项纾困帮扶政策,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经营负担,为民营企业聚焦优势、做精主业增添动力,提升其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加大民企参与投资力度;加强和民企合作,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进入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领域;允许民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开展特许经营等。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