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采网 » 国别市场 » 正文

全球核聚变竞速正酣,韩国目标2035年前攻克八大关键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4
核心提示:10月22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MSIT)组织召开了“核聚变关键技术开发战略论坛”。据悉

10月22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MSIT)组织召开了“核聚变关键技术开发战略论坛”。据悉,此次论坛旨在分享由产学研领域专家共同编制的《核聚变关键技术开发路线图(草案)》,同时为核聚变这一未来清洁能源的早期商业化收集各方意见。

(来源:微信公众号 可控核聚变  作者:CNF)

一、路线图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等领域的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核聚变能源正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解决方案。近期,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纷纷通过推动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加速相关技术验证工作,目标是在2030-2040年代实现核聚变发电。这相较于原计划在2050年代实现发电的大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大幅提前了时间表。

基于此,韩国也需顺应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战略以掌握商业化所需的关键技术,这一动作也可被视为2024年7月韩国政府发布的文件细致延续。

二、八大关键技术内容

MSIT本次提出了核聚变的八大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小型化计划和发电技术两大类,其中:

  • 小型化技术:包括了核心等离子体控制技术、偏滤器技术、加热与电流驱动技术、超导磁体技术(美韩合作开发高温超导体与磁体技术)四种;
  • 发电技术:包括了增殖包层、聚变材料、燃料循环,以及安全与许可领域相关技术四种,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

为此,韩国政府已初步拟订了分阶段技术开发里程碑,目标是2035年前掌握上述关键技术,这其中就包括通过公私合作(比如正在考虑前期由政府主导推进,后期由私营企业开发),搭建必要的“先进研究基础设施”,用于测试和验证已开发的技术。对于尚未建成的基础设施,韩国计划将利用海外研究设施。

此次公布的关键实施计划还包括:激活国内产业生态系统,以及加强核聚变领域人才培养,为商业化做好准备。

MSIT研发政策局局长金成洙(Kim Seong-su)表示:“核聚变能源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清洁能源。我们将汇聚产学研及社会各界的智慧,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核聚变关键技术开发路线图。”

学术界和产业界对该计划反响积极。全北国立大学量子系统工程学教授洪奉根(Hong Bong-geun)表示:“政府计划中首次纳入电力生产相关内容,若能顺利推进,韩国有望在核聚变领域掌握竞争力。”

三、后续计划

MSIT计划根据本次论坛收集的意见,对路线图主要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随后在核聚变领域最高决策机构“国家核聚变委员会”上,确定并公布最终的技术发展方向及路线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