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新闻 » 工采网 » 政策法规 » 正文

坚持开放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5
核心提示: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绿色议题谈判”。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当前绿色转型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引擎,也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新兴合作领域,但是也面临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重点从三个方面着力,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一是深度参与绿色贸易的全球治理。中国将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等重要的国际场合,积极参与绿色发展相关议题的讨论,主动分享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比如,中国提出的《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已经得到50多个经济体积极响应,成为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将继续推动扩员和落实,同时中国切实履行在亚太经合组织环境产品清单的关税减让承诺,清单内产品关税已如期降到5%以下。此外,中国在与南非等国签署的深化双边贸易畅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也纳入了绿色贸易有关内容。

二是持续提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中国在已签署的自贸协定中,推动纳入贸易与环境的相关内容。比如,10月28日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中,就设立了绿色经济专章,并将绿色贸易列为优先合作领域。此外,在与瑞士、韩国、秘鲁的自贸协定中或者升级谈判中,都包含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合作等方面内容。中国将持续推进自贸谈判,大力推动双向市场开放、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规则承诺水平,推动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三是深化国内改革对接国际绿色标准。将对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持续对接,推进在环境标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目前,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实现标准互认。推动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实施意见》特别提到要“发挥对外经贸合作带动作用”。李成钢表示,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相关领域对外投资合作。2024年,中国企业在节能环保清洁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达到25.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节能环保清洁类项目新签合同额接近500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8%以上,同比增长13%。截至目前,中国对外商签绿色经济领域的投资合作备忘录共16份。

下一步,商务部将从四个方面加强工作,引导企业“走出去”绿色低碳发展。在拓展绿色投资合作领域方面,继续鼓励企业把绿色理念贯穿对外投资合作全过程,包括制定绿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海外绿色建设、生产、运营,加快与全球绿色产业链对接融合,深化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国际合作。在完善绿色国际合作机制方面,将积极建立绿色低碳领域多双边合作平台与对话机制,商签更多绿色发展合作文件,强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标准对接,推动海外高水平合作项目实施。在打造绿色示范合作区方面,将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绿色化,建设绿色低碳型园区。在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企业充分挖掘绿色基础设施市场机遇,打造“中国建造”的绿色品牌。

“中国绿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合作已经成为中欧关系中最亮丽的底色。”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王志华在吹风会上介绍,在绿色领域,中欧合作基础扎实、产业优势互补,在绿色产品认证、绿色金融标准、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有较大合作空间。在具体合作项目方面,中欧企业已经开展了许多务实合作。

王志华表示,展望未来,中方愿意与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共识,加强绿色贸易合作,相互保持市场开放,实现中欧绿色产业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公平的国际绿色贸易规则,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国际商报

 
 
[ 首页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首页新闻
点击排行